首页 加密投资风险文章正文

迷因幣發射臺淘金熱:Pump Fun暴利與Solana生態泡沫危機

加密投资风险 2025年05月09日 16:05 18 author

迷因幣發射臺:一場由 Pump Fun 引領的鏈上淘金熱,以及潛藏的泡沫危機

Launchpad 的雙刃劍:募資天堂還是韭菜收割機?

Launchpad,這個聽起來充滿希望的詞彙,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正變得越來越複雜。表面上,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承載著無數新興區塊鏈項目的夢想,承諾著讓早期投資者搭上財富自由的快車。但撕開這層光鮮的外衣,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風險與投機的競技場,一個潛在的“韭菜”收割機。

傳統的 Launchpad,旨在為區塊鏈項目提供一個募資和代幣分發的渠道。項目方通過 IDO(首次去中心化交易所發行)向公眾出售代幣,籌集資金用於項目開發和市場推廣。而投資者則有機會以較低的價格參與到早期項目中,期待著項目未來的爆發。

然而,當 Launchpad 與“迷因幣”結合,一切都變了味道。所謂的“迷因幣發射臺”,例如本文將要討論的 Pump Fun、LetsBonk 等,將 Launchpad 的“去中心化”和“低門檻”推向了極致,也推向了危險的邊緣。這些平臺上的代幣,往往市值極低,幾乎 100% 流通,並且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迷因”元素。它們不再是嚴肅的區塊鏈項目,而更像是一場場鏈上的“擊鼓傳花”遊戲。

從 Pump Fun 的暴利到 Solana 生態的焦慮:流量至上的代價

不得不承認,Pump Fun 的成功是令人咋舌的。作為迷因幣發射臺的鼻祖,它在 2024 年下半年掀起了一股迷因幣狂潮,巔峯時期日賺 700 萬美元,至今已累計收入超過 6 億美元。這簡直就是一台印鈔機!

但 Pump Fun 的成功,真的是區塊鏈技術的勝利嗎?恐怕未必。它的成功,更多地歸功於對人性的精準拿捏:對暴富的渴望,對 FOMO(錯失恐懼症)的恐懼,以及對“去中心化”的盲目信任。Pump Fun 上線的代幣,往往缺乏實際價值支撐,僅僅依靠社群的炒作和 FOMO 情緒來維持價格。一旦熱度消退,價格便會一落千丈,留下無數血本無歸的投資者。

更令人擔憂的是,Pump Fun 的運營模式與 Solana 生態的發展方向存在著潛在的衝突。為了避免被指責為“割韭菜”,Solana 上的原生項目通常會將賺取的 SOL 質押或用於運營節點,以回饋生態。然而,Pump Fun 卻反其道而行,不停地拋售手中的 SOL,換成 USDC。據統計,自 2025 年以來,Pump Fun 已經賣出了價值超過 3 億美元的 SOL 代幣。這種行為,無疑加劇了 Solana 生態的拋壓,也引發了社群的質疑和不滿。

再加上先前的直播和訴訟等醜聞,Pump Fun 在 Solana 生態中雖然賺得盆滿缽滿,但卻始終難以獲得 Solana 基金會的認可。它就像一個遊離於生態之外的“暴發戶”,享受著生態的紅利,卻不願意為生態的發展做出貢獻。

群雄逐鹿:Pump Fun、LetsBonk 與 Virtuals Protocol 的差異化競爭與各自的挑戰

Pump Fun:印鈔機的暗面,Solana 生態的棄兒?

前文提到,Pump Fun 堪稱迷因幣界的“流量之王”。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吸引著無數渴望一夜暴富的投機者。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主題的迷因幣,從動物、諧音,到新聞事件、AI,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只要你能想得到,就可以把它變成一個迷因幣,並在 Pump Fun 上發行。

然而,這種“百無禁忌”的模式,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由於缺乏審核機制,Pump Fun 上充斥著大量的垃圾項目和詐騙項目。許多項目方利用人們的投機心理,發行毫無價值的代幣,然後迅速套現離場,留下無數受害者。Pump Fun 的成功,實際上是建立在無數投資者的虧損之上的。它就像一個賭場,少數人贏得盆滿缽滿,而大多數人則血本無歸。

更令人擔憂的是,Pump Fun 對 Solana 生態的負面影響。它的大量拋售 SOL 代幣,加劇了市場的拋壓,損害了 Solana 生態的健康發展。此外,Pump Fun 的“割韭菜”行為,也敗壞了 Solana 生態的名聲,讓許多人對 Solana 產生了不信任感。

儘管 Pump Fun 賺得了很多錢,但它始終無法融入 Solana 生態。它就像一個“外來者”,享受著生態的紅利,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Solana 基金會對 Pump Fun 的態度也十分冷淡,從未公開支持過它。這也暗示著,Pump Fun 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LetsBonk:迷因幣的政治正確,能否擺脫曇花一現的命運?

與 Pump Fun 相比,LetsBonk 顯然更具有“政治正確性”。這主要是因為 BONK 是 Solana 鏈上最具代表性的迷因幣之一,也是最早產生財富效應的迷因幣。作為一個在 Solana 深耕四年以上的項目,BONK 與 Solana 生態有著深厚的聯繫。

更重要的是,LetsBonk 在運營模式上更加“無私”。它將交易手續費的 1% 用於平台運營、獎勵 BONK 驗證者,以及回購銷毀 BONK。這種做法,無疑是對 Solana 生態的一種示好,也更容易獲得 Solana 社區的認可。

此外,LetsBonk 還與 Raydium 的 LaunchLab 合作,進一步加強了與 Solana 生態的聯繫。這種種舉措表明,LetsBonk 正在努力融入 Solana 生態,並為生態的發展做出貢獻。

當前 Letsbonk 市值最高的代幣為 Hosico,為 3800 萬美元,靈感來自一只名為「Hosico」的蘇格蘭直耳貓。 Hosico 是一只出生於 2014 年 8 月 4 日的金色短毛貓,因其圓臉、大眼睛和憨態可掬的形像在社交媒體(如 Instagram)上擁有近 200 萬粉絲,成為全球知名的網紅貓。

另外值得關注的代幣還有同名代幣 Letsbonk 以及 Grassiot

Letsbonk 一开始被視為官方平臺幣代表,而在平臺上线的第一天,該幣市值最高達到 3000 萬美元,後續因為各式代幣層出不窮,瓜分注意力而導致陰跌,現在市值僅剩下 400 萬美元。

而 Grassiot 的爆紅則是因為 BONK 創辦人 TOM 購买該幣,並在後續銷毀,最後又重新买回。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創辦人的注意力獲得代幣上漲,但隨着後續 TOM 表示購买該幣僅為买入支持,沒有內幕也不是开發人員,更是公开他也持有 Hosico 以及 LetsBonk,並披露購买數量。 Grassito 的市值也從最高 1300 萬美元,到撰文當下約為 430 萬美元。

然而,LetsBonk 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平台幣 Letsbonk 的表現並不理想,在經歷了最初的爆發後,便一路陰跌,市值大幅縮水。這反映出,市場對 LetsBonk 的信心不足。其次,LetsBonk 上線的代幣種類繁多,容易分散投資者的注意力,導致缺乏明星項目。最後,LetsBonk 的“無私”模式,是否能夠長期維持下去,也存在疑問。畢竟,任何一個平台都需要盈利才能生存,如果長期將手續費用於回饋生態,可能會影響平台的發展。

Virtuals Protocol:AI Agent 的夢想與現實,積分體系的誘惑與陷阱

Virtuals Protocol 是一個建立在 Base 和 Solana 上的 AI Agent LaunchPad。它的商業模式很簡單:用戶在平台上創建和交易代幣都需要消耗 VIRTUAL。Virtuals Protocol 的願景是打造一個基於 AI Agent 的代幣發行平台,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 AI 領域的投資中來。

然而,Virtuals Protocol 也面臨著一些嚴峻的挑戰。首先,AI 熱潮正在退去,導致 VIRTUAL 的代幣發行數量大幅下降。這直接影響了 Virtuals Protocol 的收入和發展前景。其次,Virtuals Protocol 的積分體系過於複雜,讓許多用戶感到困惑。此外,Virtuals Protocol 的代幣 VIRTUAL 的價格波動較大,存在較高的投資風險。

Virtuals Protocol 近期推出了新的參與方式及活動,Virgen Points 系統旨在鼓勵用戶參與,並通過 Virgen Points 承諾獲得早期訪問權。

要參與活動,用戶可以通過交易 Sentient 和 Prototype Agent 代幣賺取 Trenchor Points,通過持有 \(VIRTUAL 代幣賺取 \)VIRTUAL Points,或者通過創建與 Virtuals Protocol 相關的內容賺取積分。

總結下來,Virtuals Protocol 正在打造更小範圍、忠誠度更高的 LaunchPad,有點類似近期幣安錢包推出的積分打新活動,本質上都是希望用戶能夠多多參與生態。若未來持續看好 Virtual 的這套系統能夠奏效,那么有三種方式值得參與:

  1. 直接購买 $VIRTUAL 代幣做多
  2. 直接購买 $VADER 代幣做多
  3. 參與活動

前兩項邏輯單純,且 \(VIRTUAL & \)VADER 走勢在近期都出現驚人漲幅,為活動最大受益者。若要參與活動首先必須先累積積分,可以採取在錢包中持有 \(VIRTUAL 代幣,同時若擔心將來 \)VIRTUAL 有下跌風險,可以在中心化交易所內开空相同顆數 $VIRTUAL。好處在於可以確保參加活動的同時不被潛在的跌幅吞沒收益,且該活動在設計上不會賠錢,僅會出現收益不如預期的狀態。而缺點則是由於需要多一筆資金开空,整體資金使用於則會大打折扣。

儘管 Virtuals Protocol 的願景很美好,但它能否在競爭激烈的 Launchpad 市場中脫穎而出,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它需要解決 AI 熱潮退去、積分體系複雜、代幣價格波動等問題,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

Launchpad 的未來:價值落地與社群韌性,誰能穿越牛熊?

警惕劣質項目,遠離龐氏騙局:投資 Launchpad 的生存法則

毫無疑問,Launchpad 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領域。無數的項目方湧入這個賽道,良莠不齊。許多項目只是打著“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旗號,實際上卻是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它們依靠新投資者的資金來支付老投資者的利潤,一旦沒有新的資金流入,整個遊戲就會崩盤。

因此,在投資 Launchpad 項目時,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被華麗的白皮書和誘人的承諾所迷惑,要深入研究項目的基本面,包括團隊背景、技術實現、市場前景等。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識別龐氏騙局的特徵,例如高額的回報、缺乏透明度、過度依賴新投資者等。如果一個項目看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那麼它很可能就是一個騙局。

在迷因幣 Launchpad 的世界裡,風險更是被放大了無數倍。由於迷因幣的價值幾乎完全來自社群的炒作,因此價格波動極大。一旦社群失去興趣,價格就會瞬間崩盤,讓投資者血本無歸。因此,投資迷因幣 Launchpad 項目,更要謹慎。不要投入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資金,更不要抱有“一夜暴富”的幻想。

記住,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只有保持理性和警惕,才能在這個充滿誘惑和陷阱的市場中生存下去。

跳出迷因幣的同溫層:Launchpad 如何賦能真正的創新?

Launchpad 的本質,應該是為有價值的區塊鏈項目提供一個募資和發展的平台。然而,當下許多 Launchpad 卻淪為了迷因幣的發射臺,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投機和炒作。這種現象,不僅損害了 Launchpad 的聲譽,也阻礙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要改變這種現狀,Launchpad 需要跳出迷因幣的同溫層,重新聚焦於真正的創新。這意味著,Launchpad 需要提高項目的審核標準,篩選出那些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和長期發展潛力的項目。同時,Launchpad 也需要為項目提供更多的支持,包括技術指導、市場推廣、社群建設等,幫助項目實現其願景。

更重要的是,Launchpad 需要改變自身的商業模式,不再過度依賴交易手續費,而是探索更多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例如,Launchpad 可以與項目方合作,共同開發產品和服務,分享項目的收益。或者,Launchpad 可以推出自己的生態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價值。

只有當 Launchpad 真正賦能了區塊鏈的創新,才能擺脫“韭菜收割機”的惡名,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這需要 Launchpad 的運營者、項目方和投資者共同努力,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可持續的區塊鏈生態系統。

标签: 迷因币 Launchpad IDO Solana DeFi

发表评论

Blockchain Insights Daily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645481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