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圈地震!这几大板块要变天了!
投资逻辑
基因测序与国产替代机遇
3月4日,商务部针对美国Illumina公司发布了不可靠实体清单公告,禁止其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基因测序仪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多组学数据生成的基础设备。这一禁令无疑为国内基因测序相关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华大智造、圣湘生物、安图生物、亚辉龙等公司,它们有望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受益。
AI+医药:关注兑现能力
医药服务消费领域的AI应用正在加速落地。第三方检验、影像、眼科、中医、体检、病理等领域都在积极探索AI技术的应用。可以预见,AI+医药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投资热点。然而,市场关注的重点可能会更加集中,具备实际产业兑现和变现能力的AI相关企业将更受青睐。建议重点关注那些在一年内能够推出实际产品服务,并且能够产生相关收入的医疗企业,例如金域医学、美年健康、爱尔眼科、固生堂等。
创新药:挖掘预期差
近期,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行情扩散明显。在当前阶段,“预期差”成为创新药投资的关键。建议关注以下两类企业:一是后续有重磅品种数据披露的企业;二是拥有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的重磅品种的中小创新药企业,例如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百济神州等。
细分领域分析
创新药:本土原研与国际引进
近年来,中国医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快速突破,从肿瘤、自免疾病到慢性病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免、代谢等慢性病领域有长期丰富布局的国内龙头药企,其突破潜力值得期待。随着BD(授权合作)和NewCo模式的加速商业化,中国药企的创新实力及其成长空间也开始被资本市场重新审视。我们看好本土原研的“真创新”类药企,以及在国际化高水平引进方面领先的药企标的。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
商务部对美国Illumina公司实施禁令,预计将加速国内企业基因测序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提升。建议关注国内基因测序领域产品布局领先的企业。此外,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及生产基地的布局也在逐步加大。我们看好未来国产医疗器械海外拓展的前景,建议关注在产品临床创新、制造供应、客户粘性、渠道布局等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AI赋能与政策动态
爱尔眼科实现了本地部署DeepSeek满血版大模型,并引入联想AI一体机方案,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眼科的融合。此外,美国牙科行业组织联合呼吁取消牙科产品关税,以减轻对患者护理的负面影响。
中药及药店:关注中药创新药
政府报告连续三年强调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议关注中药创新药的申报进展。
生物制品:乙肝临床治愈新进展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的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已临床治愈8874例患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36周以上的珠峰患者,48周临床治愈率达到33.8%。派格宾®是特宝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40kD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在提高乙肝临床治愈率以及显著降低肝癌发生风险方面的研究证据进一步得到专家和患者的认可,产品持续放量。建议持续关注公司商业化端的进展。
投资建议
关注焦点与业绩窗口
本周医药板块总体保持稳定。我们认为,AI医药、基因测序仪相关标的、创新药板块将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随着市场进入业绩窗口期,建议积极关注仿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中药、药店、医疗服务、CXO等左侧板块的业绩反转机会。
重点标的
科伦博泰、金域医学、人福医药、美年健康、华东医药、特宝生物、华润三九、益丰药房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